2020的上半場,就在全民防疫視同作戰的緊張氛圍中過去,疫情趨緩的台灣,逐漸恢復出門購物的頻率、聚會社交,但勤洗手、常消毒的好習慣延續,畢竟下半場仍未到終點。在疫情中最大的改變之一,就是大量增加了視訊會議、在家工作。其實Work at home並不是新名詞,一直以來都有SOHO、Freelancer在家工作,疫情期間某些封城的地區,原本每天要到公司上班的員工也陸續加入在家工作行列,給了大家一個機會,審視家裡的書房、工作間,如何在大坪數裡規畫一個集中精神的天地,在中小坪數裡切割出一方不被干擾的工作場域?
居所的樣貌,跟主人一樣,有個性、有回憶、會成長,最初裝修好遷入的純淨素顏,象徵主人裡想的居住格局,時光堆疊出生活軌跡,逐年添加了收藏物品, 美式古典設計大師 Thomas O'Brien在紐約的1930年代老公寓,高挑20尺高的窗格下,見證了多年居住的心境變化,住越久東西越多,組合出質感品味的佈置,跟著大師這樣做,把收藏變Deco